●焗烤番茄通心粉Recipe_20100112_01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1月 12, 2010 Recipe_20100112_01 原由 Ruilin Lin 上載好久沒下廚了。通心粉加洋蔥丁用滾水煮12-15分鐘,拌入義大利醬,表面舖滿披薩起司,放入小烤箱烤5-7分鐘即告完成。適合懶人DIY食用。Photo by Ruilin Lin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淺談封底EAN和定價二維條碼製作〉 1月 24, 2017 ISBN是一本書的國際身分證號,也是一本書出版問世時,書封和版權頁不可缺少的資訊。 書封封底上與ISBN相臨的二維條碼,並不是ISBN 碼,而是EAN碼 ,又稱商品碼。由於目前臺灣、大陸、香港 出版品的ISBN碼和EAN 碼的數字是相同的,因此常造成人們誤解封底的條碼是ISBN碼 ,其實封底的二維條碼是EAN碼,是用來進行商品交易用的。 當向國家書號中心申請的ISBN核發下來、書籍也確定定價之後,就可以製作EAN二維條碼了。我接觸過的條碼製作方式依時代演進有三種: 一、網片 早些年ISBN為10碼、EAN為13碼,兩者的數字是不一樣的。當一本書的ISBN和價格確定之後, 就會請「象形」公司幫忙製作條碼(因年代久遠,希望我沒記錯公司名稱,非常佩服這家公司的是,雖然是用電話聯絡,做的條碼從未出過差錯),一週後就會收到象形條碼寄來一張上面有EAN與定價的二維條碼的小網片和發票,出版社印務會把小網片和書封完稿檔案一起交給製版廠製版和製作書封的傳統打樣,並且也會在傳統打樣這一關做掃條碼的動作,以免日後條碼掃不出來,造成書店店員的困擾。 二、軟體 再晚些時候,因爲BarCode軟體的出現,只要ISBN和價格確定了,製版廠在檢查封面完稿檔案的時候,就會根據出版社印務提供的資訊利用BarCode軟體生成EAN與定價二維條碼,放在書封封底預留的空白處,流程上省時省力不少。 另外,由於Coreldraw軟體也提供條碼的製作功能,因此也有使用CorelDraw 的設計師在封面完稿階段,就會可以放入二維條碼。(不過我遇過幾次用CorelDraw軟體製作的二維條碼在書印好後卻掃不出來的狀況,所以不太推薦美編或設計師使用CorelDraw軟體製作條碼) 2007年之後,ISBN10碼擴增為13碼,數字和EAN碼是一模一樣的,少了一關檢核程序,封底的二維條碼製作就方便了。 三、線上生成 2012年 接觸到QRcode,進而發現許多網站提供條碼生成的功能,不一定需要仰賴軟體,其中我推薦的是英國Jessica Burton的線上條碼生成器,可同步生成EAN和價格二維條碼的EPS檔(也可生成PNG、 JPG檔,但考量印刷效果,以EPS檔最佳,可以Illustrator直接編修字型)。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知道是因為bu... 閱讀完整內容
〈溫故知新〉書封發案注意事項——裝幀篇 3月 09, 2017 〈溫故知新〉書封發案注意事項——裝幀篇 ●尺寸 傳統上,我們習慣用「開本」來說明一本書的大小,不過,「開本」並不是精確的尺寸,而且會因為不同的出版社大小略有差異。 同樣是25開的書種,在A、B、C三家出版社便可能有150×210㎜、148×210㎜、145×210㎜等尺寸。同樣的開本,在A出版社叫25開,到了B出版社便可能叫菊16開。 基於以上原因,為求精確,對外發案時除了說明開本,務必使用公制單位,以免書封設計和內頁設計認知不同,做出的尺寸不一樣。如果到了印製時才發現書封和內頁大小不同,會造成很大的損失。 光知道開本一項資訊,美術設計還是無法開始製作書封,因為開本是「封面(又稱正封)」寬×高的尺寸,而書封印製時的尺寸通常包含「封面、封底、書背、前折扣、後折口」。 除了完整的尺寸,還需要告知美術設計裝幀方式,說明裝幀方向、裝訂方式、用紙、印刷、後加工。當然,有些出版社為求創意表現,會請美術設計建議裝幀方式。即使尺寸對了,但書封和內頁裝幀方向相反,這本書還是無法裝幀的。 不常使用的裝幀,發案前最好向(印刷廠)印務確認所需尺寸,再行發案。 定稿發打樣前,也需向印務再確認一次尺寸,請美術設計調整至印製時的正確大小。 ■方向,如:中式(直書)右翻、西式(橫書)左翻、上下翻等 ■方式,如:騎馬釘、線裝、平膠裝、穿線膠裝、穿線精裝、裸背穿線膠裝、活頁裝訂等。 ■層次:書封、書衣+書封、大書衣+書封、書腰+書封、外書封+內書封等。 ■印刷:正四(正面彩色印刷)、正五(正四加一特色,如金色)、正四反四(正反面彩色印刷)等。 ■後加工:上光(霧P、亮P、多麗膜、局部上光……)、上油、打凸、軋型、燙金(亦有燙黑、燙銀……)等。 【A】書背厚度 發稿時,書背可參考過去出版書籍頁數,取概略值做為書背厚度。 【B】如何判斷書的方向 書背在封面右邊為中式右翻,書背在封面左邊為西式左翻。 【C】一句話幫助美術設計建立檔案 25 開中式右翻平膠裝,正四局光,封面148×210、書背10、折口110,出血3㎜ 【D】如何計算書封完成尺寸 書封完成尺寸 =書封寬×書封高 ={(封面寬+前折口寬)×2+書背寬}×書封高 以C為例 書封寬為(148+110)×2+10=526㎜ 書封完成尺寸為526×210㎜ 【D】如何計算書封含出血尺寸 書封含出血尺寸=(書封寬+出血×2)×(書封高+出血×... 閱讀完整內容
Publishers Weekly也推數位版電子雜誌 5月 03, 2007 Publishers Weekly(《出版人週刊》)這本雜誌是總編輯或版權主任的辦公桌上常見的外文刊物,裡頭的內容包括美國的新書資訊、書評、作者動態、通路與出版社動態、還有暢銷書分類排行榜。當這本刊物從遙遠的美國來到台灣的時候,上面的新聞都早已變成舊聞了,不過對當時資訊還不是那麼發達的出版業而言,晚知道總比不知道好。(Publishers Weekly的專文推薦與好評,可是書封必用的文案。) Publishers Weekly也是我從事編輯工作所認識的第一本外文專業出版刊物,外國刊物價值不菲,因此只能寄望公司投資。這本雜誌在社內傳閱時,上面總是可以看見總編輯與主編所貼的利貼標籤,標示出旗下的哪一位外國作家又出了新書、哪一本書就要改拍成電影、哪一本書目前還在排行榜上,哪一本書要不要洽詢版權,以及美國開始流行起來的新類型書籍。回憶起來,我會在書中重點處貼上利貼標籤的習慣,大概就是那時侯養成的。 Publishers Weekly這家老字號公司一直以來與時並進,早在數年前便發行了行銷性質的電子日報PW Daily,一般小編雖然無力訂購紙本週報,但可以訂閱每天發行的電子報,和美國出版業人士同步吸收新知。(這份刊物對通路的外文採購也很有參考價值。)PW Daily的報導內容比較偏向作者與業內動態,偶爾也會有一點小八卦;像是這一家公司又購併了哪一家公司,或是這位作者從這家公司被挖到那家公司,或是哪一位重要的總編輯從那一家公司跳槽到競爭對手那裡。PW Daily的內容雖然不多,可是要好好把一份PW Daily看完,也要花上廿分鐘到四十分鐘不等(我猜想英語母語人士應該五到十五分鐘就可以看完了)。所以多年以來,我只勢利地看當天的電子報主旨,萬一出現J. K. 羅琳或Stephen King的大名當下就點開來看。(你可以確信,頭條絕對不會Miss掉大作家、大公司、還有眾所期待的內幕消息)。 PW Daily的寄件者一直是PW Daily,不過上星期卻收到一封來自David Nudo先生的電郵,主旨是:"Publishers Weekly: Letter from the Publisher"。好奇的我怎麼可能錯過這封電郵呢,還不趕緊點開來看,只見Nudo先生說:「親愛的讀者:內容便是王道……」。原來Publishers Weekly推數位電子雜誌了,現在起,其他國家... 閱讀完整內容